为确保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了解疫情下同学们对新的上课形式的态度,5月22日到5月27日,文法学院组织开展“聚力同心,战‘役’同行”线上学习感悟分享活动。

有一种课堂叫做2020的课堂。在今年,全国上下都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家里上起了网课。“停课不停学”,莘莘学子在家以互联网为枢纽开始了漫漫网课路,各种网课APP也都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大家对于网课的看法不一,但利弊共存是必然的。其利:第一,避免人员聚集,减少感染风险。新型疫情不容忽视,避免人员聚集,是当前遏制病毒最有效的手段;第二,打破学习地点限制。我们在家里也可以享受到优质课程;第三,课程可一次录制,多次重复播放。课程录制好以后,学生如若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想复习,可以随时播放,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但是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其弊:第一,部分学生自律能力不强,在没有老师家长监督的情况下,极有可能耽误课程的学习;第二,网课的大规模推行,学生只能通过手机、电脑上课,无疑增加了学生的用眼负担;第三,部分同学家里用网困难,不能及时得到解决,而落下课程。
网课因为它的便利性必然是以后的大势所趋,而线上线下课堂相衔接后必能为广大学子带来更多的福利。
中文172班 佟露露
本着“停课不停学”的宗旨,我们的网课已经进行了将近大半个学期。老师们从刚开始做“主播”的羞涩,到现在的习以为常,学生们也慢慢适应了这种上课方式。本以为上网课只是一时之计,但没想到成了常态化。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网络教学确实有效地保证了正常的授课进程,保证了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可同时,网络教学也存在弊端,在客观条件上,很多同学所处的环境不一定能保证网络信号的完全通畅,甚至有部分同学使用的是数据流量,花费昂贵;主观上,网络教学,更加考验的是学生的自律能力,而部分学生自律能力不强,学习效果不佳。
但是,总体来说,网络授课也是一种新的尝试,相信通过不断地熟悉、平台不断的优化以及学生觉悟不断地提高,一定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法学172班 朱政

停课不停学,隔离不隔爱。网上教学不仅仅让我们学到了知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学校、老师和学生丝丝牵挂的紧密的爱。老师们排除万难给我们上课,网络有问题,就会想尽办法去找网络好的地方,绝不耽误我们上课的时间,影响课堂进度。这些都体现了:虽有一屏之隔,毫不阻隔师生之情,爱会穿越千山万水来到我们身边。
汉教181班 陈旭
没了热闹的教室、没了温馨的寝室、没了面对面的老师、没了宽阔的图书馆,一个人学习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学会孤独奋战,是我在家里上网课的最大收获。一个小小的手机屏幕、几个笔记本、两支笔,就这样踏上了网课之路。说实话,刚知道要上网课时,我是迷茫且无助的。后来真正上网课时,却发现几乎与平时无异。每个老师都尽职尽责地教授知识,课堂氛围也特别好。唯一让我觉得难过的是,没有了朋友们的陪伴,一个人学习难免有点孤独乏味。可是,人总是要长大,总是要独自成长,总是要相遇再分离。慢慢想通后,我静下心来读书写字,听课思考,觉得安安静静地孤独奋战也蛮有意思的。在如今浮躁的生活中,有了这样独处的机会,其实也是一种契机,抓住它、珍惜它,静下心来问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再为之付出努力,享受孤独奋战的时刻,这才是无悔的大学时光。
中文182班 杨梦瑶

早在十年前,我就曾提笔在作文中写到:“十年后的未来,学生们坐在家里就能够上课学习……”。而十年后的今天,借助着科技的力量,我们实现了曾经的梦。
受制于疫情的影响,寒假结束后我们无法返校,但不能返校的我们,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腾讯会议、腾讯课堂、钉钉等应用的出现,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巨大变革。面对面视频教学、资源面对面传输、系统审核作业等功能,让我们惊叹于其便捷。不过,线上教学除了利,还有弊。首当其冲的,就是学生们上课时的状态不能保证;其次,便是课堂知识的吸收程度无法评估。而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
万物都是发展的。我期待着看到它完善的那一天,也期待回归科院怀抱的那一天。
法学192班 郑轶凡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们的生活按下“暂停键”,可“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却为我们成长按下了“前进键”,网络教学的开展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别样的体验。
网络教学伴随着各种学习平台的完善,课堂的形式更加丰富,也能更好的提高我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在学习平台上通过分屏软件,一方面展示课件,另一方面针对课程开展一些实时测试,能及时的查漏补缺,做好对学习内容的把握,这非常棒!
总的来说“居家学习”,是自己对自己态度的考验:看看自己的自律到底处于哪个程度。即便我们都身处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可我们依旧能享受着知识赋予我们的力量。只盼疫情能够早点过去,让我们重新回到熟悉的地方。
中专191班 史岩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我们要做到的是:“做好当下,认真对待每一天”,争取在这段时间里积蓄自我、沉淀自我、发展自我,找到更好的自己。
(文法学院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