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为将高校思政课教学优势转化为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3月9日下午,文法学院积极组织全院学生齐聚“云端”收看这堂思想政治教育课。
本次“思政大课”采取“网络直播,课后解答”的课程形式,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艾四林、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炳林和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冯秀军四位教授主讲。四位专家教授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为大家解读了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了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了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
一个多小时的思政大课,令学生们认识深刻、受益匪浅,大家就本次思政课的内容与疫情防控的体会,踊跃发表了诸多讨论。

一堂特殊的思政课,四位教授为我们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讲述防疫抗“疫”一线感人的故事,从他们的讲述中,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有人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在平淡的生活,但有些人却在艰苦的岗位上坚守:医生、护士、民警、消防官兵或是保洁人员等等。岁月静好,我们该向他们致敬。
中文192班 王佳楠

疫情之下,大爱至简。在直播中,我们看到一张张布满勒痕的脸、一条条为避免交叉感染而剪了的发辫、一双双被消毒液侵蚀开裂的手、一个个蜷缩在地上暂时休息的身影。我们看到84岁的钟南山临危受命逆行而上、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冲在前线与时间赛跑挽救生命、70多岁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带领团队为研制特效药品而耿耿不寐……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无数的“逆行者”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他们把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放在心底,用一个个鲜红而又坚定的手印,表达着火热的担当与承诺。他们用自己的身影,诠释了奉献真诚的涵义!
心有大爱,肩有大任,行有大德。栉风沐雨,不畏浮云,自信击“疫”。我们一定能破“疫”前行,行稳致远!
汉教192班 刘怡辰

2020年虽然是“黑色”的一年,但也是有爱的一年,这一年见证了我们中国人无比坚定的信念。
新型冠状病毒在神州大地肆虐,许多90后奋勇向前,在这个特殊的时刻,90后们深深地改变了社会对他们的标签,他们也是无私奉献之人,也是有着责任心之人。当我看到一线工作者一个一个的倒下,心中不免有些酸楚;无形的杀手残害我们中国同胞,心中不免有些愤然。
我在这里致敬一线工作者,感谢你们那么多的付出。我坚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会战胜这一次疫情。
法学192班 徐欢

此次疫情的爆发和防控,带给我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和思考。人和自然并不能以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共存,而应该是万物共生,和谐相处。人与社会,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统一体。白衣天使在前线与死神搏斗,完成最美逆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募捐,爱心汇流成河;你我不信谣,不传谣,做好自我,担负时代之责。“尘埃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是的,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共同抗疫,相信待到春花烂漫时,定会觉得人间值得,未来可期。加油,中国!
法学191班 杨永光
本次“思政大课”主题明确、形式新颖、理论精深,深具教育意义。学生们纷纷表示定会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情怀;铭记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严格遵守国家和学校的各项防疫规定措施;掌握科学的防疫知识,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调整心态,做到“停课不停学”,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一份力量,交出当代学生践行青春担当的满意答卷。
(文法团委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