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院,许久不见,甚是思念。今天,文法学院两名河南学子给您来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亲爱的科院:
您好!
我是中文181班冯蒙琪,家住河南巩义。许久未曾动笔写字,今天这封“家书”寄给您,希望您能明白我对您的思念啊。
往年这个时候,我早已回到您的身边了,可以听那朗朗书声,看那鲜芽嫩柳,闻那沁人花香,整个人都浸润在春天的校园里。
一切的事与愿违都归结于病毒的突然袭击。
由于疫情,短暂的寒假一下被拉长了,每次打开手机看到的多是和疫情相关的推送文章与报道。无数医护人员身披“铠甲”冲到一线战场,日夜奋战,只为那一条条鲜活的人命。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次考验中国人民责任担当、坚强毅力的战“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各个行业都在竭尽全力抗“疫”,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这一点一滴凝聚起的爱,怎能不令人感动;新增病例逐渐减少、好消息接连不断,怎能不令人振奋!
在这“疫情连三月”眉睫紧蹙的时刻,我知道,亲爱的母校以及各位敬爱的老师都一心牵挂着我们。在防控期间,我们时常感受到来自他们的温暖:李成伟校长以视频的方式给予学子殷切希望;辅导员发短信打电话关心同学们的身体状况;各科老师在网课第一节都带我们重拾信心;学校、学院的微信公众号与我们携手同行……来自学校与老师们的爱,让我们虽身未在校园,心却满是温暖。请你们放心,我们一切都好。
“停课不停学”!在我看来,这个特殊假期也是提升自我的好机会:阅读专业相关书籍,备考计算机二级考试,学习英语,提高个人技能等等都再合适不过,做该做的事情,不虚度光阴,积极充实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昨已逝,明未知,珍惜当下。母校和老师们放心,花开“疫”散时,我们归来;归来时,我们都已成长。那时我们再共赏春花、共吟诗词、共唱校歌、共庆祖国!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您的在豫学子:冯蒙琪
2020年2月28日

亲爱的科院:
您好!
我是文法学院汉教192班的徐菲,家住河南濮阳。
这个寒假过的可谓是惊心动魄,许多人像我一样,取消了一切行程、一切计划,安安静静地呆在家,也算是为疫情控制尽了微薄之力吧。我在与室友的联系中得知,他们都与我一样自行在家隔离。现在,因为河南省及时采取措施,在网上有了“硬核河南”的称呼,为此,我为河南感到自豪!
科院也是,在得知疫情的第一时间,就通知全校师生在家隔离,填写健康情况。辅导员也都在第一时间与同学取得联系,叮嘱隔离,通知不得返校。在这场疫情中,科院全体师生都遵守着学校的一切章程和文件,着实让人动容。
在开学时间仍没有定数的情况下,老师变成了主播。为了正常授课,他们学习了新的授课方式,为我们在疫情期间的学习创造了条件,感谢老师们的付出;同样的,学生也在积极地适应网课这一新型教学方式,转变学习状态。
经历过这次疫情,我才明白:健康无大碍是多么幸运的事,能与两三好友小聚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呢。
我们曾经习以为常的事,都是现在我们希望看到的小幸运。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带着希望去等待吧,一切都会如约而至,不管是春天,还是你,科院,我们一起加油吧。
您的在豫学子:徐菲
2020年2月28日
科院请放心,学生一切都好!待到春暖花开,你我再相逢。
(文法团委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