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见字如面,一切安好||别样“家书”报平安(三)

2020年02月27日 21:41  点击:[]

家书意千重,似见君颜容。许久未见,一封家书以解思念之苦,带来些许慰藉。接下来,一起看看文法学院两名湖北学子寄来的家书~

亲爱的科院

您好!

我是文法学院法学191班的学生严鑫烨,现居住于湖北省黄冈市。

虽然我在疫情暴发初期去过湖北武汉,但停留时间不长,且接触人员极少,而且我自我隔离超过30天,现在身体健康,一切安好。从疫情暴发到现在疫情逐渐好转,辅导员老师经常打电话给我,询问我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叮嘱我一些疫情期间的注意事项,让我安心在家中学习。我在大学校园里认识的同学们也纷纷来询问我近期如何,提醒我勤洗手,注意消毒。这些天,来自辅导员老师的关心、同学们的关怀让我感受到了大学的温暖,刚进入大学生活的最后一点陌生与不适也逐渐消散。都说大学是第二故乡,确实如此,虽然我现在身在家乡,但是科院所带给我的那份归属感与亲切感却是分毫不减。

身处于全国前三甲的重灾区,虽然每天看到的疫情的详细数据令我心惊,但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来自四方人民的温暖与关怀。在大年初一封城后,来自城市的温暖便体现得淋漓尽致:我身处家中,每天会有社区党员以及志愿者上门送菜,记体温,提供便民服务;朋友圈中也能看到街道上行驶着的物资援助车;还有来自帮扶省份的白衣天使们与紧盯疫情防控的中央监察组。这些都让我觉得,春天已经不远了。

面对疫情,我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安心待在家中。在家自我隔离这段时间,我看了一些平时没有时间阅读的书籍,也同家人一起看了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现在,我每天上网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利用网络做好预习。这让我在疫情下自我隔离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充实。这段时间里,虽然不能外出,但是我仍坚持锻炼,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己的抵抗力与免疫力。服从学校的安排,耐心等待学校的返校通知。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中,每个人都尽自己最大努力地去散发一份光和热。人间温情依旧在,微博上转发量数万次的捐款链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加油视频,还有新年里的最美逆行人,都是温暖人间的见证。

       

最后,我想感谢那些在疫情一线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我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这场战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愿我们重聚时,依旧是最好的模样。

您的在鄂学子:严鑫烨

2020226

亲爱的科院:

您好!

我是中文191班熊秀芬。又是一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个时候本应工人复工、学生上学,但这场疫情的爆发改变了一切。不能回到学校上课让我很是着急,惟有一封家书来寄托我对科院的思念。

我家在湖北孝昌,这个寒假本该是阖家欢乐的相聚,却因为疫情全都泡了汤。我很难过:一来是心疼家乡发生这样的事,二来恨我不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只能日日在心里默默祈祷,祈祷这次疫情快快结束,让家乡恢复往日的生机。

转眼间我离开科院已经月余了,但与你初次相遇的日子仍历历在目:正是阳光正好,我满怀期待走进你的怀抱,甚至还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我要生活四年的学校吗?我知道你关怀着每一位学子,而我在这个时候只能写下寥寥数语来感谢你:在家里总是能接到学院领导的慰问电话,我倍感温暖;辅导员老师也经常打电话来询问我的身体情况;团支书很负责地为我传达学校的消息,嘱咐我各项事情;还有可爱的同学们时不时的给我发信息安慰我,给我带来快乐和温暖。来自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怀,都给了我家的温暖,我急切地希望疫情结束,赶快回到这个家。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疫情暴发之时,各省市迅速调集人员赶赴前线;社会各团体也积极捐款捐物;习近平总书记前往武汉指导工作并慰问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这些天,我在网络上见证了不知多少令人热泪盈眶的感人事件:有人帮忙送粮食蔬菜,在街上分发口罩;有人科普病毒知识,教我们怎样才能做好防护。这样的令人感动,我写下的文字,实在是不及实际情况万分之一。

疫情期间被困在家里,我也无法为家乡做些什么。我能做的也只是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积极配合执行国家的政策。虽然疫情期间不能回到学校,但我也没落下学业,虽然只是网课,我也认真对待。同时也没有忘记想办法提高自己:单词打卡、英语听力训练和普通话练习也一切如常,我一定会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回到科院。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我的心里依旧是感动与期盼。山重水复疑无路,我相信疫情很快会结束的。请科院放心,我们一定都会平安归来。

此致

敬礼!

您的在鄂学子:熊秀芬

2020226

科院请放心,学生一切都好!待到春暖花开,你我再相逢!

上一条:【战“疫”】抗“疫”行动 有爱有你||文法学院抗“疫”作品展(二) 下一条:【战“疫”】文法学院组织团支部开展“共克时艰•战疫有我” 线上主题团日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