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农精神”是河南科技学院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由一代代师生共同创造和传承的一种宝贵精神财富。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弘扬“百农精神”对于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我心中的“百农精神”,不只是河南科技学院的精神瑰宝,更是激励广大师生追求卓越、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泉,它集中体现了教育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这种精神,在我看来,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爱岗敬业,忠诚教育。我将教育视为神圣的事业,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用实际行动诠释对教育的忠诚和热爱。我深知自己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学生的品格,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严谨治学,一丝不苟。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秉持严谨治学的态度,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精准定位重点和难点,课堂上注重学思结合,精讲多练,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积极开展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又能有效应用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课程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无私奉献,关爱学生。我深知基层教育的重要性,也明白作为教师的责任重大。因此,我时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仅在学业上给予指导,还在生活上给予关爱和帮助。我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用爱心和耐心陪伴他们度过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勇于创新,不断进取。面对教育领域的不断变化和挑战,我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我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与同事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推动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需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它源自于学校早期在艰苦条件下办学的不屈不挠和自强不息。无论是在树荫下上课,还是师生们亲手建起的“志气楼”和图书馆,都见证了百农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毅力。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无论在工作还是学习中,都要保持务实求真的态度,勇于面对挑战,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我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实验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通过组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了解实际情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综上所述,“百农精神”在我心中是集“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无私奉献、脚踏实地、勇于创新、艰苦奋斗、注重实践”等多种优秀品质于一体的精神财富。我将继续秉持这些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为推动我院各项事业更进一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宋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