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百农精神”,书写教育教学工作新篇章

2024年03月14日 17:13  点击:[]


 

前几天,第五节全国微课大赛公布结果。我和王院长、邱老师辅导团队所辅导的参赛同学取得了差强人意的成绩,四名同学参赛,获得了全国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的成绩。无论是获奖数量还是质量,都名列全校前列。  

通过这次辅导,我有一些心得体会,这些体会是个人工作的心得体会,也是我校的“百农精神”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的体现,我愿意把自己的体会写出来和大家共勉。

一是持有学习开放的精神。数字时代来临,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脚步。微课比赛需要很多技术,在和学生一起探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们超强的学习能力让我这个做老师的感到了震惊!刚开始我们面临着动画制作等技术不会操作,但学生们利用哔哩哔哩、小红书等平台迅速学会并快速制作、提升。很多时候当我提出一个需要改进的教学环节时,年轻的学生们一般不说二话,马上落实老师的意见,不少信息回复都是凌晨发来。从寒假辅导到正式比赛,只有3个月的时间,但这段时间里学生们从不会制作或是只会简单制作微课到取得了全国微课赛事的奖项,这需要多么强的学习能力啊!这让我非常感动感慨,从年轻学子身上学到了“人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开放的精神!人到中年,有时候免不了以年龄拘囿自己,觉得不少东西自己不会,在数字技术面前望而却步。这次微课辅导,一方面老师辅导了学生教学设计,另一方面也从学生身上汲取了丰富的精神力量:突破舒适圈,不故步自封,唯有不断变化,才能永不落后。

二是葆有达观豁达的精神。最近几年,大家都感到工作越来越繁重,压力越来越大,各种评估、赛事也越来越多,连寒假、暑假的休息时间,很多时候也都成了奢侈品。这就是大家口中的“卷”吧。那么,面临整个社会的“卷”,我们该怎么办?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再拿这次微课辅导来说,整个春节我们团队几乎都没有休息过,一轮一轮地修改再修改。较之心平气和、气定神闲地和家人团聚过节,真是觉得压力山大。但换个角度来想,很多人也面临着痛苦,那是无事可做、无钱可挣的痛苦。这种“无所事事”的痛苦要比“有事做、有人需要”的忙难受多了,是吧?所以,葆有达观豁达的精神,就能感觉出来忙是一种好事,压力也不是坏事,它能让我们充满危机感和活力,让我们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力量。“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心境豁达了,事情就少了,压力也就变小了。

三是营造团结包容的状态。通过这次辅导,越发感到团队的重要,团结的重要。今年是我第一年带学生微课,团队里的邱老师经验丰富,给了我们很多指导性的建议意见。有问题我们共同商量,拿不准的地方师生一起探讨,后来又邀请杜平老师进行技术提升,王凤玲老师把关指导。总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一点教学设计、每一帧制作画面,都是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合作完成,所以才会有理想的成绩。没有团结合作就没有战斗力和向心力。这也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科研中,一定要讲团队、讲团结、求凝聚、营包容,“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一起进步,才能成效最大化”。

以上就是我一点简单的心得体会。谢谢大家!

(供稿:张敏)

上一条:信念·奉献·服务·创新 ——“百农精神”的理解与践行 下一条:我心中的“百农精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