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奉献·服务·创新 ——“百农精神”的理解与践行

2024年03月21日 17:51  点击:[]


 

在河南科技学院第次教学工作会上,有幸被评为第届校“十佳”教师,作为一名在三尺讲台上书写了24年青春的科院人,是在赓续红色血脉,坚守教育初心,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百农精神滋润下成长起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百农精神”有更加丰富的内涵,这里结合我个人的工作经历,谈谈“百农精神”的理解,我也希望在以后的工作更好的践行“百农精神”。

有坚定的信念。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钻研教学,自觉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探索实践课中教师素养和师德养成新模式。在主讲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把党的教育方针、伟大建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心中有家、心中有国,努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语言学概论课程实习中,围绕师范生培养目标,创新式地开展师德体验教学改革,让学生开展“教师职业认知”主题演讲围绕“教师与学生谁是教学主体”开展辩论赛;用情景剧现场和录播展演的形式开展“教学突发事件、特殊学生教育、与家长沟通”等方面问题的处理训练。这些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不仅提升了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深入认识,创新了师德养成的体验模式,还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反思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奉献的情怀。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考研和参加专业竞赛效果显著。近五年来,先后指导17名应届毕业生考取北京外国语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新疆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知名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所指导的毕业生每年考研率都超过30%。这些考取研究生的学生,有4名在其读研期间通过汉语国际教育志愿者遴选,到英国、泰国等国家从事国际中文教育;有1名学生的论文获得2022年河南省优秀学士毕业论文。她和团队老师一起指导学生参加2023年第九届河南省汉字大赛高校组比赛,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代表我校参赛的四名同学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成绩名列新乡高校第一名。

服务的热情。工作中坚持换位思考,耐心做学生学习上的答疑人。教学工作事务繁杂,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她在工作中坚持从学生需求角度考虑问题,把学生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学生的小问题当做大事情处理,向学生郑重承诺:用最快的速度帮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对学生教学问题的耐心解答,换来了学生对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信任。尤其是去年下半年疫情期间,在疫情、封闭管理和考研压力的多重作用下,一部分学习成绩优秀的毕业生情绪波动较大,纷纷准备弃考。这在学院毕业生中引起了连锁反应,不少学生对考研产生动摇。辅导员、指导老师和教学秘书三方分别对这部分学生做思想工作,经过再三劝解,毕业生们都坚持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今年我院考研率有明显提升。当初三番五次要弃考的毕业生,也因自己的不放弃而顺利考取了研究生。每每回忆起当时考研前夕的各种波折,这些毕业生对学院相关老师的悉心劝解与鼓励都充满了感激之情。

创新的意识。运用教学平台和数字化技术,探索加强课程学习过程管理和个性化学习的新模式。基于师范专业认证背景,在语言学概论课程中开展教学内容优化实践研究的同时,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加强过程性管理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工作,近8个学期以来,语言学概论课程累计选课人数1057人,该课程累计浏览量2525113次、位居全校第五名。通过课程改革,在互联网+教学、师范生培养、实践教学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战经验;学生也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获得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课外自主学习机会,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准确性有了明显提高。实现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供稿:侯冬梅)

上一条:潜心十年磨一剑,终有一鸣惊人时——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获奖感言 下一条:践行“百农精神”,书写教育教学工作新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