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桥梁 文化使者

2024年12月24日 19:22  点击:[]

文法学院2023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海外教育实习剪影

   文法学院一直积极引导帮助本、硕学生参加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选拔,取得了良好成绩。今年,学院首届2023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4名研究生全部考取了志愿者,其中3名同学已经赴马来西亚等国孔子学院任教,1名同学已完成岗前培训,即将赴任。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是本专业研究生教育实习的重要形式,4名同学的海外任教之旅,将确保教育实习的高质量完成,为我院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3名同学的海外教育实习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1名同学也完成了丰富多彩的岗前培训,同学们经历了成长与蜕变,学会了应对跨文化教学中的各种挑战,提高了沟通与应变能力,在文化碰撞与交融中,开拓了全球视野,磨炼了专业素养,将中文的魅力播撒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下面特分享她们的心得与体会、收获与成长。

2023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杨胜楠】

2018年,有一句特别火的话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这么火的原因是它激发了人们对于世界的好奇,也激励了我走向世界的想法。我在2024年4月15日收到了教育部语合中心印度尼西亚志愿者教师面试通过的通知,在2024年7月19日被派出到印尼,世界这么大,我也终于可以去看看了。

我任教的学校位于印度尼西亚廖内省巴淡岛的启新学校,建校于2002年,目前在校的学生有1800人,学校主要设置了汉语、英语、印尼语等相关课程。由于校董多为印尼华人,所以学校在建校之处就设置了华文教学的课程。目前在校的所有师生都要学习华文,根据学习基础、家庭背景也被分为两个教学进度,华文基础较好的、家庭里讲华文的一般被分elementary班(普通班),而没有华文基础的、没有语言环境的被分到basic(基础班)。学习的进度也不一样,普通班一年学习12课,基础班一年学习8课。学习的教材是新加坡的华文教材《欢乐伙伴》,中国老师负责教普通班。在逐渐适应印尼生活和教学后,我带二年级的学生Evelyn参加了巴淡华文教育协会举行的演讲比赛并获得了小学组的第三名,这大大加强了我作为国际中文教师的信心。偶尔有假期,也会乘船前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旅游,在旅游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地区独特的文化,慢慢地拓宽了我的视野。

我已经在印尼生活了五个月,在这五个月的生活中,我渐渐地“喜欢”它了,喜欢这个热带国度。我的菲律宾好同事每天给我温馨的早安、午安、晚安问候,在我生病时买苹果给我吃。我的学生总是把我当作妈妈,遇到我都要抱抱、亲亲,每次都在课上说为什么时间过得这么快,我还想上华文课。我的生活也随着假期不断出去旅游放松拓展视野。校长总是问我留任不留任?我每次的回答都是留任,她很惊奇地问我,你真的想好了吗?我说我早就想好了,我很喜欢印尼,我很享受在这里教中文,我想我会在这里继续进行国际中文教育这份事业。

 

2023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陈冉】

作为一名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我在柬埔寨已经实习了两个多月。起初面对新环境和新挑战,我感到十分迷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逐渐适应并享受这份工作。每周一至周五晚上五点到七点,我负责HSK4级两个班级的中文教学。周日的八点到十二点,我负责教授高级口语班。除日常教学外,我还要负责管理每三个月一次的HSK汉语水平考试组织工作,负责全校考生的考务工作。工作之余,我考取了HSK监考证和国际中文教师资格证书。

在实习期间,我遇到了许多问题,但我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比如通过组织HSK考试,我学会了如何高效地安排考试流程,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此外,我还参与了多次文化交流活动,与学生们一起过送水节、一起分享中柬美食、一起去附近游玩,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我与学生的友谊,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柬埔寨的文化。

这两个月的实习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教学技能,更让我收获了与学生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柬埔寨文化的全新认识,我相信这会是一段难忘且收获满满的旅程。

2023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郭舒怡】

时光荏苒,转眼我已经在蒙古国待了三个多月,从最初的新鲜到现在的适应,收获满满。我日常的教学对象主要是蒙古国学生,教学内容主要是汉语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由于我是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志愿者,还需指导学生们参加孔院举办的比赛,比如中文演讲比赛、中国古诗词朗诵比赛、中国民族舞蹈大赛、中国影视剧歌曲演唱比赛、中文写作比赛等等。其中,我指导学生参加中国民族舞蹈大赛,获得了鼓励奖,一位参加朗诵比赛的同学获得了二等奖,而我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奖。

蒙古的气候较为干燥、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美食方面主要是蒙餐、韩餐、日料,以新鲜的牛羊肉为主,蔬菜水果较少,日常用语方面以蒙古语为主,英语、汉语普及度还不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本地人沟通时一般采用简单的蒙古语并借助肢体动作、图片等进行辅助表达。在学校时,志愿者们和蒙古本土中文教师们经常交流彼此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除此之外,我们有幸参加了中国大使馆主办的中秋诗会,在中秋佳节之际,有幸聆听中国驻蒙古国大使沈敏娟发言,蒙古国著名音乐家还在现场演唱了蒙古语版《乌兰巴托的夜》。另外,学校举办20周年校庆时,展示了学生们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基本上都获得过大大小小的奖项,比如我任教的彩虹中学的华轩同学,凭借优美的篆书作品,荣获全球“汉语桥”书法比赛最佳呈现奖。

 

2023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梁梦园】

今年11月4日我通过了菲律宾达沃雅典耀大学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的面试,并于11月19日至12月20日参加了由天津师范大学组织的2024年第七期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岗前线上及线下共30天的培训,为赴任做准备。

本次培训共79名来自各个省份的志愿者参加,将要赴任的国家有拉美地区和东南亚地区。课程培训内容丰富多彩,我学习了如何设计吸引人的课程,如何使用现代教学工具,以及如何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需求。线上培训通过中文联盟平台自主学习,课程涵盖了教学理论、跨文化交流技巧以及中文教学实践等多个方面。线下培训中,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钟英华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姜丽萍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丁安琪教授、南开大学卢福波教授等专家为我们开展国际中文教育理念与实践方面的讲座,用大量生动的例子去讲解理论知识,鼓励我们将所学转化为所教,用所教带动所学,以所学提升所教。除了上述的大课及讲座外,天津师范大学还为我们安排了模拟试讲课、语言课、公共安全体验课及才艺课,收获颇丰。

我深感荣幸能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仁们共同学习、交流和成长。在这段宝贵的时光里,我们不仅学习了中文教学的专业知识,更深刻理解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每一次的讨论和实践,都让我对教育的热情和使命感更加坚定。我将带着这次培训的收获,满怀信心地踏上国际中文教育的旅程。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中文教育的种子将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开出绚烂的花朵。感谢每一位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每一位同学的真诚陪伴。让我们携手前行,为推广中文教育、增进国际友谊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更加专业的技能,迎接每一个挑战,拥抱每一次机遇。让我们共同期待,在国际中文教育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图文/杨胜楠等 初审/王卫波 复审/刘锋 复审/张东旭)

上一条:文法学院举行2024级国际中文教育研究生教育教学技能比赛 下一条:文法学院2023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教育实习剪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