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主讲“中国现代文学”“电影艺术概论”等本科课程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及开发利用”等研究生课程。在《小说评论》《当代文坛》等国内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教师礼仪》《新世纪大众文学及其文化学阐释》个人专著4部;获河南省教改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完成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软科学项目、河南省虚拟仿真项目、河南省课程改革项目等省级以上项目10余项,获校级“十佳教师”“优秀教师”“文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代表性成果:
(一)论文
1.论刘震云小说故土叙事的动力,《小说评论》(CSSCI),2016年第4期;
2.论刘震云的故土叙事及其脉络.《小说评论》(CSSCI),2013年第3期;
3.论巴金小说影视改编的叙事走向,《当代文坛》(CSSCI),2012第5期;
4.新世纪大众文学的发生学考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11年第2期。
(二)项目
1.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刘震云小说的“故土”叙事研究,主持,2017年5月结项。
2.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主持,2021年12月结项。
3.河南省2020年虚拟仿真课程建设项目,河南当代小说中的地域民俗风情虚拟仿真项目,第一名,2021年9月结项。
4.河南省2019年虚拟仿真实验建设项目,中国古典诗歌与古代文化‘全媒体+多资源’虚拟仿真项目,第一名;2020年9月结项。
(三)著作
1.《新世纪大众文学及其文化阐释》,第一名,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2.《教师礼仪》,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
3.电影艺术概论,独著,吉林电子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四)成果奖
1.“非文科专业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河南省教改成果二等奖,第二名,豫教[2001]00618号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