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教育家精神,走出学术研究“第一步”

2024年09月05日 17:56  点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不断深化,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从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再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刻阐明了教师对于学生成长、教育发展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影响在第39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深刻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这不仅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殷切期盼。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我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团队合作和集体智慧的力量。只有团结一心、携手并进,我们才能共同应对教育中的挑战和困难。今年我申报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获批立项,项目申报过程中我的体会是科研工作要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相结合,紧跟时代步伐勇于探索,同时要有主动与同仁合作进行联合攻关的意识。

首先谈紧跟时代步伐”,我这次申请项目的名称是:“红色经典”评书改编本整理及研究。该项目旨在通过对“红色经典”评书的整理和改编,使其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和接受习惯,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些经典作品。我将深入挖掘这些评书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进行创新性的改编和整理。通过这种方式,我致力于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这些红色经典,从而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我提交的项目申请书的开篇部分,我特别强调了“红色评书”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能够更有效地“讲好中国故事”。通过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我们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还能让更多的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这种形式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能够以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式,让“中国故事”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正是因为我的选题紧紧结合国家时政,紧跟时代步伐,才能成功申请到这个项目。

第二点是“勇于探索”,我这次申报的学科方向为“交叉学科”。在我所认识的老师和学者中,实际上并没有人曾经申请过“交叉学科”。然而,作业一个初入学术研究领域的年青人,我感到应该有勇气探索未知的领域,因为我知道,在研究的浩瀚海洋中,最激动人心的往往不是那些已经被广泛研究并确认的领域,而是那些尚未被触及,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新领域。交叉学科,顾名思义,就是跨越传统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方法进行有机融合,以解决复杂问题或探索新的研究方向。这不仅仅是一种学术上的创新,更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无畏追求。我深知,这样的选择意味着我需要面对更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但我相信,只有勇于探索,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发现新的科学真理。

第三点是“团结他人,联合攻关的重要性”,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深知自己的认知是有限的,力量是薄弱的,单凭一己之力很难完成复杂的任务。因此,在申报课题的过程中,我总是竭尽所能地向其他老师请教,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我认为,团结他人不仅能扩展我们的视野,还能增强我们的力量,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我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补充,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我始终坚信团结他人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践行这一原则。

这就是我结合时代精神分享的三点经验,是我学术研究的第一步,让我愿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之相信在我和与我有共同志向的诸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新时代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供稿:张则天)

上一条:传承弘扬百农精神,涵养教书育人品德 下一条:坚持“学生中心”理念,践行“百农精神”

关闭